新闻中心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小诺课堂

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取代超前小导管在砾岩层中的应用

发布日期:2020-11-25

北京地铁9号线东钓鱼台站一白石桥南站暗挖区间,主要位于第四纪卵石层与第三纪强风化砾岩层中,总体呈现卵石粒径大、含量高、胶结性好等特点。当开挖至全砾岩断面时,隧道轮廓全部处于砾岩层中,且地下水丰富.原本设计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方式,但是由于砾岩层硬度较大,小导管无法打入,导致注浆效果不理想,隧道内多处出现持续的渗漏水现象。为保证正常施工,经过多次试验,最终选用了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支护方式。

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取代超前小导管在砾岩层中的应用-洛阳恒诺自钻式锚固系统

结合前期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管径、壁厚试验,采取了φ30x5.0 mm管长2.5 m 的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,十字合金钻头进行施工。注浆浆液选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:锚杆注浆后在断面拱顶140°范围内形成1.5 m厚的致密硬壳,从而达到加固地层以及止水的目的。

经验证,采用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与原小导管施工效果对比如下:

1.提高土体的加固效果

原设计方案拱顶小导管注浆浆液扩散半径O.5 m,浆液加固厚度最大为1.0 m。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浆液加固厚度为1.5 m,较之原方案注浆加固效果有了明显提高。

2.改善注浆渗漏水现象

采用锚杆注浆前拱顶有多处渗水点,而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注浆的断面拱顶则较为干燥,渗漏水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。

3.降低沉降量

根据监控数据显示,采用超前小导管标准断面拱顶日沉降量最大达到2mm,拱顶沉降趋于稳定时累计沉降量达到8~9 mm,最大累计沉降量12mm;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将拱顶日沉降量控制在1 mm以内,拱顶沉降趋于稳定时累计沉降量为6~7 mm,最大累计沉降量9 mm。

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取代超前小导管在砾岩层中的应用-洛阳恒诺自钻式锚固系统

综上,通过试验段施工分析比较,对于卵石、砾岩等小导管不易成孔地层,采用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,可以实现提高土体加固效果,改善渗漏水现象,并且能降低沉降量等优点。

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相关推荐

砂层地质深基坑如何支护?自钻式中空锚杆施工工艺

    = 砂层地质深基坑如何支护?自钻式中空锚杆施工工艺

    砂层地质深基坑如何支护?砂层土质松软,易坍塌,普通中空锚杆可能会...

自钻式锚杆的抗拔力是什么?影响抗拔力的因素

    = 自钻式锚杆的抗拔力是什么?影响抗拔力的因素

    自钻式锚杆的抗拔力是什么?抗拔力一般出现在自钻式锚杆施工完成后...

基坑水毁怎么处理?自钻式锚杆处理方法

    = 基坑水毁怎么处理?自钻式锚杆处理方法

    基坑水毁怎么处理?首先要搞清楚基坑水毁的原因,主要有前期勘察不...

易塌孔地质为什么一定要用自钻式锚杆施工?

    = 易塌孔地质为什么一定要用自钻式锚杆施工?

    很多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易塌孔的地质条件。遇...

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的选择,自钻式锚杆施工原理及优势

    = 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的选择,自钻式锚杆施工原理及优势

    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的选择有很多,其中自钻式锚杆施工具备施工效率...

套管钻进和自钻式的区别,两者施工工艺对比

    = 套管钻进和自钻式的区别,两者施工工艺对比

    套管钻进和自钻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上面,套管钻进施工流程...

隧道超前锚杆支护施工工艺,自钻式管棚施工步骤详解

    = 隧道超前锚杆支护施工工艺,自钻式管棚施工步骤详解

    隧道超前锚杆支护施工工艺采用自钻式锚杆,经过施工前准备工作,钻...

锚杆有哪些防腐方法?自钻式锚杆防腐处理措施

    = 锚杆有哪些防腐方法?自钻式锚杆防腐处理措施

    锚杆有哪些防腐方法?自钻式锚杆防腐主要有热浸锌防腐,环氧涂层防...

20年岩土锚固行业积淀,为您提供解决方案
  • 您的姓名
  • 您的需求
品质
以客户期望为最高追求,以各方需求为最低起点,让产品和服务持续具有竞争力。
恒诺聚焦岩土锚固工程,专注自钻式锚杆、自钻式锚杆钻机等配套设备的研发,为客户持续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。
  • 联系电话:18736339296
  • 自钻式锚杆/自进式锚杆-咨询邮箱邮箱:hengnuo@lyhengnuo.com
  • 自钻式锚杆厂家/自进式锚杆厂家/自钻式中空锚杆厂家/自进式中空锚杆厂家-锚杆厂家地址地址:洛阳市洛龙区洛龙科技园区张衡街
一键分享:
产品中心
自钻式锚杆
配套设备
自钻式管棚
解决方案
应用技术咨询
项目调研
产品选型
设备配套
现场样品试验
施工技术培训
施工现场服务
客户见证
应用领域
地基与基础工程
边坡工程
隧道及地下工程

官方抖音:洛阳恒诺锚固技术有限公司
抖音号:lyhengnuo2011

COPYRIGHT © @2002-2022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16006号-1 豫公网安备41031102000303